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医院“医”事 » 大医精诚 治病也医心——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甲状腺外科主任石元同的从医故事

大医精诚 治病也医心——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甲状腺外科主任石元同的从医故事

发布时间:2022-03-09   来源: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院)   浏览:7411

01

精准诊治让罕见病患者远离终身残疾

在医患谈话室里,一位青年医生将疾病诊断书交给患者家属后,家属却不太认同:“明明已经被其他医院的大夫确诊是下肢骨瘤,你却说是罕见病,会不会弄错了?”
“从你们提供的检查、检验报告看,孩子的病情还没有彻底查清楚,根据我的推断,有可能是……我是人民的医生,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需要彼此信任。”
……

这并非电视桥段的内容,而是真实发生在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石元同身上的故事。

图片

▲解答患者疑问

两年前,一位面容愁苦的母亲,带着一个花季少女,来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就诊,这个17岁的小姑娘在过去的5年当中饱受全身性的骨痛,行动受限。在门诊接触了小患者后,石元同发现小姑娘个头不高,发育也比同龄人迟缓,在详细查看孩子的病情后,凭借多年的从医经验,石元同觉得孩子不应该是单纯的骨瘤,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检查项目明确诊断。据他后来说:“如果按照之前其他医院诊断的骨瘤盲目进行手术,那么孩子势必面临灾难性的后果——不仅病根拿不掉,还可能落下终身残疾,这对一个花季少女还有她的家庭来说是不幸的!”

为了打消家属疑虑,石元同一边耐心地与家属沟通交流,同时给予孩子精准的检查和相关治疗,经过短期的对症治疗,女孩剧烈的疼痛有所缓解。这时,她和家人才同意下一步的诊治。
据石元同说,因为病例比较罕见加之很难在病理学上进行鉴别诊断,所以临床医生在看到其他医院的病理诊断书(下肢骨瘤)时往往会被误导而产生误诊。为了佐证他对孩子疾病果断而大胆的推断,在和女孩家人充分沟通后,石元同立刻为孩子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同时组织医院相关领域的专家会诊讨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启动了与北京专家的线上远程会诊,经过专家的讨论和后期的检查结果,小姑娘的病情终于有了准确的结论:该病是隐匿性甲状旁腺肿瘤导致的骨质破坏,这份病例在我省尚属首例,是一例罕见病,这也直接印证了石元同最初的推断。
图片

图片


当最终的诊断结果出具后,小姑娘和家人阴霾包裹的情绪终于有了一丝释怀,这个折磨了她好几年的病魔真面目终于被揪了出来,为了确保疗效,石元同亲自为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2021年11月8日,手术后的第二天,小姑娘就能正常行走了,全身骨痛症状缓解,那种痛彻全身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家属的感激溢于言表,石元同也很开心,为患者谋幸福,这不也是医生的幸福吗?

02

大学毕业参军入伍,从绿色军营走出的甲状腺肿瘤专家

2004年,石元同从青海大学医学院毕业,当时正值军队选拔军医,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他被选拔走进了军营,五年的医学寒窗苦读让他决心在部队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官兵的健康尽其所能。他主动申请去自然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青藏线奉献自己的青春。
当他踏上可可西里的那片土地上,眼前的景象让他不免有些错愕,陪伴他的是昆仑山滚滚而来的风沙和连绵不断的雪山,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青藏线。来到部队,石元同每天负责战士们的保健任务,也时常做些护理工作,这似乎与他梦想的救死扶伤、大医担当的医生梦有很大的差距。为此,他时常彻夜难眠,很多时候,他坐在空旷的可可西里思考着接下来的人生,多少次想要一个答案,可环顾周围,陪伴他的只有呼啸不止的狂风和高高的昆仑雪山。在有了短暂的迷茫后,内心的那份执着和不服输的倔强,让他有了在海拔4700米的青藏线拿起医学书籍的动力,从此把高原当成学堂,他相信时间和书本,一定能帮助他成为一名好医生。
在部队几年的时间里,石元同发现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缺碘的特殊环境下,这里的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和肿瘤的患病率更高,且同一类型的甲状腺肿瘤对人体的危害要比平原地区大,疾病的诊疗也更为复杂。他意识到在高原地区因为特殊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所以对甲状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2009年底,为了更好得钻研和开展高原地区甲状腺疾病的精准诊治,石元同从部队转业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基于当时省上还没有形成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回到地方医院后,他努力专攻甲状腺头颈外科肿瘤专业,先后赴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全方位系统学习甲状腺头颈肿瘤诊疗的前沿技术,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青海,弥补了我省甲状腺头颈外科领域的诸多技术空白。

03

医生故事:让12岁少女重获新生

这是一位特殊的患者,说她特殊,是因为她只有12岁,可她已经是多家医院的常客了,几次跑下来,几家医院的医生给出了一致答复:已是甲状腺肿瘤晚期,治疗难度大,建议到省外治疗。为了在家门口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疗,患者家属带着孩子慕名来到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找到了石元同。“石大夫,我孩子的病是不是治不好了?”小姑娘的妈妈悲痛的声音传来,虽然声音不高,但在石元同眼里,这是一个绝望的母亲极力在为孩子争取生的希望,他了解作为父母的那份痛。“竭尽全力去救治这个孩子”的念头一时间充满了整个心脏。在详细了解了孩子的病情后,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家属耐心解释了孩子病情以及下一步的治疗计划,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相信一定会战胜病魔。这些暖心的话语,就像霾深雾重中挤进来的阳光,给了家属治疗的无尽信念。

图片

图片

在入院完成所有相关检查后,石元同发现孩子的病情确实非常严重,属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晚期,肿瘤已经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肺,同时侵犯气管、食道、神经等多处组织。考虑到手术切除范围大,术后并发症多,且手术疤痕将伴随孩子一生。一时间如何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缩小或者隐蔽手术疤痕成了石元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查阅资料、反复设计、远程会诊等一系列努力之下,最终他为小女孩制定出了一个最佳的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

图片

图片

只是,手术虽顺利完成,可根据术后情况,孩子接下来还要进行多次碘放射治疗,而在当时青海尚没有能完成该项治疗的设备,需要到内地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治疗,而且需要花费不少的费用,对于本身就是贫困家庭的她们来说无疑雪上加霜。面对这个不幸的家庭,为了让孩子在手术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石元同多方联系和咨询后,帮助小女孩申请了晚期甲状腺癌碘放射治疗救助基金,由此可以减免70%的医疗费用。经过数次的碘放射治疗后,小女孩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后每次带孩子来医院复查,孩子的妈妈都会拉着石元同的手说:“我家闺女阎王面前走了一遭,是石主任您把她拉回来,让孩子可以重新活人了,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

不知不易不足以成大医,治病暖心石元同两者都做到了。

04

科室发展蓝图:开创高原地区一流的甲状腺肿瘤诊疗中心

在石元同的心里有一把治病救人的标尺,所以他自身不仅在业务上孜孜不倦地追求,也总是把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给年轻同事。对于这份“良苦用心”,他的解释是:成大事不凭一己之力,而凭众人之智,唯有科室真正强大,患者得到的健康福利才会更多。
2018年,他在省内率先开展颈部无疤痕的甲状腺肿瘤微创手术,并带领科室年轻医生学习掌握。这项技术的运用使得很多女性不再担心因为脖子上的那道疤痕而让别人误认为是“抹过脖子”,而且微创技术同时配备了高清放大的辅助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每一处组织和神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精准的术式再加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得前来就诊的每一名甲状腺肿瘤患者都得到了一流的诊疗服务。


图片

图片


为了提升和壮大人才队伍,科室也不断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引进高学历人才,并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医院手术、讲座,同时选派年轻医生赴国内、国外知名甲状腺中心研修。
而他本人也用有限时间在核心期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篇,主持科研2项,发表专著1部。石元同主任希望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把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甲状腺头颈肿瘤外科打造成为一流的学科,更好的服务于高原地区的甲状腺患者

05

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党啊党啊,伟大的党啊。
我在你的旗帜下茁壮长大,
是你领我走上光辉的人生路。”
……
这是石元同每天上班路上都要听的歌。
作为一个老党员,石元同一直坚守一个信念:用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作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石元同一直坚信一个理念:众人拾柴火焰高。把所有外出学习的机会都留给年轻人。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石元同坚持:讲党性、讲奉献。结合党史学习他把党员组织和团结起来,一起为科室的发展建言献策。将党建与业务通过主题党日,下乡义诊、精准帮扶、开展省内甲状腺肿瘤规范化诊疗宣讲等活动得到有机融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将通过多种方式,以党员先锋队的形式将科普、义诊的触角伸到更远的地方。

图片

图片


元同出生于1980年,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石元同参加玉树抗争救灾工作,2014加入青海省青年联合委员会,2016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获得“全国甲状腺青年之声演讲比赛”西北赛区冠军。
在同事眼中,石元同是一个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舍小顾大的优秀医务工作者,但石元同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行。今后他将继续不断地学习,不辜负党的培养,尽自己所能把最前沿、最经济、最实用的医学技术运用到临床中,为全省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也为青海甲状腺医疗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